流動資產:可視為一年內變現或耗用的資產,但若營業週期長於一年,可改以一個營業週期作為劃分流動與非流動的標準。
若依流動性高低順序為:現金、流動性金融資產、應收票據、應收帳款、存貨及預付費用。
一、現金:包括硬幣、紙幣、銀行存款(支票存款及儲蓄存款)、即期支票、匯票、銀行本票、保付支票等。
現金在資產負債表裡揭露的要注意以下幾點
1.用途受限的現金:如補償性存款(就是在跟銀行借貸時,有時銀行會要求一定比例的資金存於帳戶中,這個就不能列入"現金"),短期的一般列為流動資產,而長期的則列為非流動資產。
2.其他限定用途的現金:如零用金、薪資專戶
3.約當現金:如定存單、短期票?
4.銀行存款調節表:理論上公司與銀行的記錄金額應該是相等的,但有時就不一定是這樣,如銀行以已入帳但公司未入帳(如代收公司款項、託收票據)
二、流動性金融資產
主要包括下列五項:
1.公平價值變動列入損益的金融資產-流動
2.備供出售金融資產-流動
3.避險衍生性的金融資產-流動
4.以成本衡量的金融資產-流動
5.無活絡市場的債?投資-流動
三、應收帳款與票據
應收帳款指因出售產品或勞務(就是人力啦)而發生對顧客的貨幣請求權,也就是該跟顧客收的錢。
但是有時會有打折的問題(好比說量大就打個9折這一類),也會有非即時支付的賒銷(就是人家欠我錢收不回來或還沒收回,有時候請款是會有變動的,如三個月後、分批付款等等)。所以,既然有賒銷,那有時難免就會有壞帳或呆帳了。
對於壞帳或呆帳的評價有幾種方法:1.直接沖銷法 2.備抵法 3.帳齡分析法。
四、存貨
這裡指以「銷售」為目的所買入的製造中資產,有以下六點。
1.存貨的認定:(1)通常以是否有所有權為判定標準(2)寄銷品與承銷品的所有權有所不同(3)附買回合約的銷貨(4)分期付款的銷貨
2.存貨錯誤的影響:(1)本期進貨與期末存貨均有誤(2)進貨有誤而存貨無誤(3)進貨無誤而存貨有誤
3.成本流動假設:有四種假設(1)個別認定法(2)先進先出法(3)後進先出法(4)平均法
4.選擇成本流動假設應考慮的因素:(1)對損益衡量的影響(2)對資產評價的影響(3)租稅效果(4)採平均法對損益的衡量
5.成本與市價孰低法
6.特殊存貨的估計方法
五、流動負債的分析:
1.性質及定義:指一年內(或一個營業週期)以流動資產或其他流動負債償還的負債。
2.確定負債:一旦確定後,金額跟到期日就能合理的確定,因此主要的會計問題就是認定是不是真的存在負債。
3.或有事項:就是指財報日前既存的事實或狀況可能對企業產生的利得或損失。
六、流動資產跟流動負債有關的財務比率:
1.流動比率
2.速動比率
3.應收帳款週轉率
4.存貨週轉率
5.流動性指數
分享者:少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