From:少鈞
原則上來講,技術分析著重於循環論,若單以歷史狀況來說,循環論確實是可行,但若套用在基本分析裡來說,循環論是否就有點變向了?(因為每次興衰的產業都不同,無法以一套論點去評斷?)

 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From:初行雁

技術分析依據的不是循環

而是歷史型態的重演

也就是認為同樣的線型會重複發生

投資人可以根據過去的型態來預測未來價位的變化

但這種假設也造成技術分析使用上的許多限制和盲點

 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 

From:松樹

就產業來說,循環的存在會以不同的方式呈現:

 

 小循環:淡、旺季之分

 中循環:單一產業的興、盛、衰、敗

 大循環:建立的位置在比單一產業更高的位置,一個產業的沒落會有另一個產業替代而盛起,例如早期的電報業衰弱電信業盛起。產業的替代,目前說法上推論原因人類「創新」的行為,一個產業沒落,並非人們沒了這個需求,只是供給換了一個形式。(這方面很像達爾文的「進化論」)

 

目前在經濟上仍無法歸入循環的現象,在於人類經濟活動的不斷擴大,即使發生大戰、疫病,經濟活動仍然呈現不斷延伸,如要說明這樣的一個現象,或可參考亞當斯密在「道德情操論」一書中「人都有『利已』心」的說法,因為人人求利已,所以利人,創造出更方便、更迅速、更廣大的,不斷前進的經濟活動。

 

或者另一方面來說,也許人類的經濟行為在循環中仍然只是發展階段,到目前為止的資料都只是循環中的一個片段,近看不是山罷了。

 技術分析一點也不偏重"循環"  最重要的技術分析是"量價線" , 這裏我不認為有什麼 "循環"的概念

 價量分析是如何判斷呢?主要的運用是否以「漲、跌」、「增、減」為觀察的對象,進行對應式的分析?

 

技術分析的成立,是因為被分析的對象具有「規律性」,因此可以被歸納、被分類,利用方法將資料整理成同一系統的數據,來進行「相對性」的分析。如果沒有規律性,超買、超賣會變的無法被定義,頭部、底部也沒有辦法變的具體,就像人看著高不見頂的柱子、深不見底的坑洞,沒有辦法被測出距離一樣,而事物有規律性的原因就是在於有循環的發生,所以可以找到頭與尾,高與低,進行適切的分析判斷。

 

在經濟分析上面,許多的現象都還尚待被陸續發現,不少經濟行為的解釋也還在辯証中,對於循環的現象仍有許多被探討的空間,但技術分析的歸納原理皆以市場的規律性而形成,就既有的技術分析來說,我想是與「循環」的概念是比較密切貼合的。

 附帶一提,我大學時有一個老師曾不斷努力要引証就經濟現象、技術分析、產業管理與中國「陰陽兩儀」、「四象」、「六合」、「八卦」、「易經」之間的關係,雖然我沒看過他論文中的內容,不過這個idea是蠻有意思的,畢業後聽說老師到逢甲任教去了,所以也沒機會一探他的論文究竟裡面是什麼東東…

 

我不知道我對「循環」的定義與你對「循環」的定義是否相同,就我自已的認知裡面,「歷史型態的重演,也就是認為同樣的線型會重複發生.」就是一種因循環而產生的規律性活動,然而cycle只是一個概念,每一個的循環裡,角色、原素、時間、空間都不同,造成變異。

 

愛因斯坦提出了相對論、瓦拉節提出質量守恆定率,這個世界的一切似乎都納入一定的規律中,但直到1927年海森堡的測不準原理出現後,人們發現即使在規律的世界中仍然存在不規律的現象,以致於「歷史就是相同的事情以不同的形態不斷重演」、「世界上唯一不變的事就是變」這兩件事吊軌的同存著。

 

因此就技術分析來說,投資人主重在抓市場的規律活動,在一切狀況不變(或變化不太大)的情況下可以進行較高勝算的套利活動,但如果市場發生了難以預計的變化時,例如突如其來的大地震、大海嘯時,依照歷史規律而進行的套利活動就會變的不準確,為了避免「測不準」的事件發生,所以在投資時,不論對技術分析、基本分析有多熟捻,都會少量加入「避險」的部位,在不可預測的事件發生時,可以讓損失減損到最少。

 

將市場的規律計入其中,並且針對測不準的部份納入避險的部位,有沒有覺得這個概念很熟悉?

 

~資產配置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From:少鈞
 

若是以這種說法,那用產業的循環來自於替代而非興衰的解釋是不是更好?

 但若套入隨機因素(天災、人禍),又回到了稍早J大所說的不確定性&不規則性了!?
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From:gain
  循環確實是存在的,只是讓循環觸發的因素有許多的,

 波浪理論波的擴張性是工具的進步造成?

 由歷史線圖看波浪,常常一波比一波大,這是事實!

 經濟發展變的更有效率,賺錢也可以變的更有效率,

 企業漸漸變成一隻大鱷,集合所有的資源在往前進.

 不過如果是單一產業的風險是很高的,

 有誰能知道明天有沒有被研究出另一項新科技?

 當新科技出現原產業的優勢將會立刻消失,

 發展中國家所走的路也一樣可以複製,

 不過政治對其影響將會更大,古巴是一個例子!

 那裡的人薪資夠低了吧!可是許多低薪國家都吸引了外資,

 古巴的經濟確沒有長進,政府對這樣的國家影響力最大,

 開發中國家最大的問題還是貪污腐敗.

--------------
 

From:松樹
基本分析最大的缺點,正是缺乏衡量「人性」的工具。

 雖然經濟學的公式是為了解釋人性的選擇,但人性中具有許多的「不理性」,另外還有情緒性的選擇、偏好性的選擇,傳統經濟學在進行長期解說的情況下,會把許多短期的變數扣除,所以會有「假設一切情況不變」的基本假想。

 

一直到近期「行為經濟學」被提出,經濟學才真正深入人性對投資影響的範圍,藉以說明人類在市場中進行不理性選擇的原因。

 

波浪理論的擴張性,如果就經濟學的角度來說,「創新」的結果是目前比較主流的解釋,舊式的則為亞當斯密的利已論,此外,我想貨幣的便利及普及、信用的擴張、衍生性金融工具的創新…都有可能是造成波浪擴張的成因。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wisdomag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